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金融風暴與次級房貸

讀理工科系的我們,事實上很難理解為什麼美國的金融風暴會對全世界影響如此深遠;這幾天逛了Lenny學長的部落格,發現有一篇文章非常詳盡的介紹什麼是次級房貸,以及美國人如何玩弄數字遊戲拖垮全世界。本文轉錄自『原來這次美國的金融風暴背後的遊戲規則是這樣搞的ㄚ...』

前言)1850年,人類還沒有電燈,來自德國的三兄弟就創立雷曼兄弟,它走過兩次世界大戰、經濟大蕭條、911恐怖攻擊,但2008年9月15日卻宣佈破產,栽在自己最熟悉的金融商品上。

歷經美國南北戰爭、兩次世界大戰、一九三○年代經濟大蕭條、一九七○年代能源危機等重大事件,一百五十八年來,雷曼兄弟塑造了「不倒神話」。

七年前的九一一事件,兩架由恐怖份子駕駛的客機,撞上美國世貿中心兩幢大樓,雷曼兄弟辦公室全毀,員工罹難,損失慘重。

短短兩天後,雷曼兄弟馬上搬到另一地點繼續其業務,一週後紐約股市重新開市,雷曼兄弟的股票也恢復交易,當時該公司副總裁羅素(Thomas Russo)上電視談到此事,自豪的說恐怖份子也無法打倒他們,「雷曼兄弟會永續經營下去。」

雷曼兄弟就像揮舞著長劍的劍王,一項項衍生性金融商品,就像寶劍不必親臨,一道道劍氣橫掃全世界。抵押貸款債券業務連續四十年獨佔鰲頭的雷曼兄弟,自然是這個領域中的劍王之王,但是他沒料到,會被自己手中寶劍的劍氣所傷。

海嘯災情蔓延!各金融霸主應驗「劍王劍下亡」命運

這是一場「金融大海嘯」,史上罕見的系統性金融危機,「全球股市、債市、房市三種主要資產齊跌,」債券天王葛洛斯(Bill Gross)說。

葛洛斯口中的金融大海嘯,正一波波襲來,且一波比一波兇猛、無情。而海嘯的源頭來自去年的一場大地震:美國次級房貸風暴。即使像是天王級的葛洛斯、投資大鱷索羅斯(George Soros),歷經千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,都躲不過這次的風暴。

地震引發的大海嘯,至今未歇。

第一波的浪頭,吞噬了全美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(Bear Stearns)。第二波,讓負債高達五兆美元的美國前兩大房貸公司(房地美、房利美)被接管。

九月十五日,第三波襲來,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被捲入海底。

七年前的九月,連恐怖攻擊都打不倒的雷曼兄弟,卻在七年後的九月宣告倒閉。諷刺的是,摧毀雷曼兄弟的,不是更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,而是雷曼兄弟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金融商品——次級房貸證券。

都是次貸惹的禍!源頭還不出錢,風險像毒素層層擴散

一切得從去年的美國次貸風暴說起。

在美國,大多數人想買房子,都需要貸款。對信用較好的人,房貸主要由美國的銀行承做。但對信用較差的人,銀行不願貸款,美國就發展出一種專門借錢給信用較差者的房貸機構,這些機構所承做的房貸,就稱為「次級房貸」(Subprime Mortgage)。

一群華爾街金童想出了聰明的方法,把這些貸款(債權)打包,組合成一個新的金融商品,賣給債券市場的投資人。向來以債券產品聞名的雷曼兄弟,旗下就有一家專門承做次級房貸的機構BNC Mortgage。

但這種產品的風險遠超乎世人所想像,更難以衡量。果然,兩個環節出了問題:首先,次級房貸要付的利率,一開始雖較低,但之後一兩年就開始調升。許多次級房貸機構卻並沒有刻意提醒這一點,造成貸款者的幻覺:原來房貸利息這麼低,我也買得起房子!

等到利率開始調升後,這些借款者連利息都還不出來時,就面臨被房貸機構拍賣的命運。

第二個出問題的環節,是房價開始下跌。美國房價自從二○○六年第三季起,一反多年來的漲勢,開始一路下跌,這些房貸機構即使收回房子,將其賣掉後,還是無法抵銷房貸上的損失。

雪上加霜的是,那些債市投資人,當初向房貸機構買這些金融商品時,多有附帶條件:當房屋貸款者付不出利息時,房貸機構要負責把這些金融商品買回。

又逢美房價下跌!房產賤價拍賣,房貸機搆陷資金危機

因此房貸機構就面臨了蠟燭兩頭燒:房子拍賣掉也無法抵銷房貸損失,還要出錢買回投資人手上那些已成廢紙的商品(貸款人付不出利息,商品就毫無價值),手上資金不足的房貸機構立刻陷入危機,次級房貸風暴就這樣爆發出來了。

以雷曼兄弟的BNC Mortgage來說,去年八月二十二日就撐不住而宣佈關閉,這家次級房貸機構承做的次級房貸超過一百四十億美元,這個金額是母公司雷曼兄弟目前市值的近六倍!

這些商品價值不斷縮水,雷曼兄弟的損失也一步步擴大。一家有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公司,沒被世界大戰、經濟大蕭條、恐怖攻擊打垮,卻毀在自己一手創造的次級房貸商品手上。

什麼是次貸危機

過去在美國,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,從房子到汽車,從信用卡到電話帳單,貸款無處不在。

當地人很少一次現金買房,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。可是我們也知道,在美國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。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,他們怎麼買房子呢?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,他們就被定義為次級貸款者。

大約從10年前開始,那個時候貸款公司漫天的廣告就出現在電視上、報紙上、街頭,抑或在你的信箱裡塞滿誘人的傳單:
『你想過中產階級的生活嗎?買房吧!』
『積蓄不夠嗎?貸款吧!』
『沒有收入嗎?找阿囧貸款公司吧!』
『首次付款也付不起?我們提供零首付!』
『擔心利息太高?頭兩年我們提供3%的優惠利率!』
『每個月還是付不起?沒關係,頭24個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,貸款的本金可以兩年後再付!想想看,兩年後你肯定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為經理了,到時候還怕付不起!』
『擔心兩年後還是還不起?哎呀,你也真是太小心了,看看現在的房子比兩年前漲了多少,到時候你轉手賣給別人啊,不僅白住兩年,還可能賺一筆呢!再說了,又不用你出錢,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,難道我敢貸,你還不敢借?』

在這樣的誘惑下,無數美國市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貸款買房。
(你替他們擔心兩年後的債務?向來相當樂觀的美國市民會告訴你,演電影的都能當上州長,兩年後說不定我還能競選總統呢。)

阿囧貸款公司短短幾個月就取得了驚人的業績,
可是錢都貸出去了,能不能收回來呢?
公司的董事長--阿囧先生,那也是熟讀美國經濟史的人物,
不可能不知道房地產市場也是有風險的,
所以這筆收益看來不能獨吞,要找個合夥人分擔風險才行。

於是阿囧找到美國財經界的領頭大哥--投資銀行。
這些傢伙可都是名字響噹噹的大哥(美林、高盛、摩根),
他們每天做什麼呢?就是吃飽了閒著也是閒著,
於是找來諾貝爾經濟學家,找來哈佛教授,找來財務工程人員,
用上最新的經濟資料模型,一番金融煉丹(copula 差不多是此時煉出)之後,
弄出幾份分析報告,從而評價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買進,
某某國家的股市已經有泡沫了,這一群在風險評估市場呼風喚雨的大哥,
你說他們看到這裡面有沒有風險?

開玩笑,風險是用腳都看得到!可是有利潤啊,那還猶豫什麼,接手吧!
於是經濟學家、財務工程人員,大學教授以資料模型、隨機模擬評估之後,
重新包裝一下,就弄出了新產品--CDO(註: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,債務抵押債券),
說穿了就是債券,通過發行和銷售這個CDO債券,讓債券的持有人來分擔房屋貸款的風險。

光這樣賣,風險太高還是沒人買啊,
假設原來的債券風險等級是 6,屬於中等偏高。
於是投資銀行把它分成高級和普通CDO兩個部分(trench),
發生債務危機時,高級CDO享有優先賠付的權利。
這樣兩部分的風險等級分別變成了 4 和 8,總風險不變,
但是前者就屬於中低風險債券了,憑投資銀行三寸不爛"金"舌,
在高級飯店不斷辦研討會,
送精美製作的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,當然賣了個滿堂彩!
可是剩下的風險等級 8 的高風險債券怎麼辦呢?

於是投資銀行找到了避險基金,
避險基金又是什麼人,
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買空賣多、呼風喚雨的角色,
過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,這點風險簡直小意思!

於是憑藉著關係,在世界範圍內找利率最低的銀行借來錢,
然後大舉買入這部分普通CDO債券,
2006年以前,日本央行貸款利率僅為1.5%;
普通 CDO 利率可能達到12%,
所以光靠利差避險基金就賺得滿滿滿了。

這樣一來,奇妙的事情發生了,
2001年末,美國的房地產一路飆升,短短幾年就翻了一倍多,
天呀,這樣一來就如同阿囧貸款公司開頭的廣告一樣,
根本不會出現還不起房屋貸款的事情,
就算沒錢還,把房子一賣還可以賺一筆錢。
結果是從貸款買房的人,到阿囧貸款公司,到各大投資銀行,到各個一般銀行,
到避險基金人人都賺錢,

但是投資銀行卻不太高興了!
當初是覺得普通 CDO 風險太高,才丟給避險基金的,
沒想到這幫傢伙比自己賺的還多,淨值拚命地漲,早知道自己留著玩了,
於是投資銀行也開始買入避險基金,打算分一杯羹了。
這就好像阿宅家裡有放久了的飯菜,正巧看見隔壁鄰居那隻討厭的小花狗,
本來打算毒它一頓,沒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沒事,反而還越長越壯了,
阿宅這下可傻眼了,難道發霉了的飯菜營養更好?
於是自己也開始吃了!

這下又把避險基金樂壞了,他們是什麼人,
手裡有1塊錢,就能想辦法借10塊錢來玩的土匪啊,
現在拿著搶手的CDO當然要大幹一票!
於是他們又把手裡的 CDO 債券抵押給銀行,
換得 10 倍的貸款操作其他金融商品,
然後繼續追著投資銀行買普通 CDO 。

科科,當初可是簽了協議,這些普通 CDO 可都是歸我們的!!
投資銀行實在心理不爽啊,除了繼續悶聲買避險基金和賣普通 CDO 給避險基金之外,
他們又想出了一個新產品,就叫CDS(註:Credit Default Swap,信用違約交換)
好了,華爾街就是這些天才產品的溫床:
一般投資人不是都覺得原來的 CDO 風險高嗎,
那我弄個保險好了,每年從CDO裡面拿出一部分錢作為保險費,
白白送給保險公司,但是將來出了風險,大家一起承擔。

以AIG為代表的保險公司想,不錯啊,眼下 CDO 這麼賺錢,
1分錢都不用出就分利潤,這不是每年白送錢給我們嗎!
避險基金想,也還可以啦,已經賺了幾年了,
以後風險越來越大,光是分一部分利潤出去,
就有保險公司承擔一半風險!
於是再次皆大歡喜,Win Win Situation!CDS也跟著紅了!

但是故事到這還沒結束:
因為"聰明"的華爾街人又想出了基於 CDS 的創新產品!
找更多的一般投資大眾一起承擔,我們假設 CDS 已經為我們帶來了 50 億元的收益,
現在我新發行一個基金,這個基金是專門投資買入 CDS 的,
顯然這個建立在之前一系列產品之上的基金的風險是很高的,
但是我把之前已經賺的 50 億元投入作為保證金,
如果這個基金發生虧損,那麼先用這50億元墊付,
只有這50億元虧完了,你投資的本金才會開始虧損,
而在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贖回的,首次募集規模 500 億元。
天哪,還有比這個還爽的基金嗎?

1元面額買入的基金,虧到 10% 都不會虧自己的錢,賺了卻每分錢都是自己的!
Rating Agencies 看到這個天才的規畫,簡直是毫不猶豫:給出 AAA 評級!

結果這個基金可賣瘋了,各種退休基金、教育基金、理財產品,
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也紛紛買入。
雖然首次募集規模是原定的 500 億元,
可是後續發行了多少億,簡直已經無法估算了,
但是保證金 50 億元卻沒有變。
如果現有規模 5000 億元,那保證金就只能保證在基金淨值不虧到本金的 1% 時才不會虧錢,
也就是說虧本的機率越來越高。

當時間走到了 2006 年年底,風光了整整 5年的美國房地產終於從頂峰重重摔了下來,
這條食物鏈也終於開始斷裂。
因為房價下跌,優惠貸款利率的時限到了之後,
先是普通民眾無法償還貸款,
然後阿囧貸款公司倒閉,
避險基金大幅虧損,
繼而連累AIG保險公司和貸款的銀行,花旗、摩根相繼發佈巨額虧損報告,
同時投資避險基金的各大投資銀行也紛紛虧損,
然後股市大跌,民眾普遍虧錢,
無法償還房貸的民眾繼續增多,
最終,美國Subprime Crisis 爆發接近成為 Prime Crisis。

Credit Crunch 開啟的地獄大門,還不知道如何關上……

1 則留言:

  1. 您是否需要任何貸款,特別是要提升和擴大您目前的業務,但您獲得批准的機會已經不可能了? 應用
    今天在NEIL HOWARD LOAN有限公司貸款。 這是一家國際貸款公司,在1至30年內提供2%的償還能力。 謝謝。 你的
    滿意是我們的首要任務。

    通過此電子郵件地址聯繫我們:
    電子郵件:neilhowardloanltd@foxmail.com

    回覆刪除